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2.我蒙允许看到木星灵预备好后,如何被带上天堂,变成天使。在这种时候会有马车和马出现,它们如同着了火那样闪闪发光,就像载送以利亚的火车火马。如同着了火那样的闪闪发光的马车和马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由此可以代表:他们已经接受教导,并预备进入天堂。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发光的马表示被启示的理解力。
注:马车表示教会的教义(AC 2761, 5321, 8215)。马表示理解力(AC 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0, 6534, 7024, 8146, 8148, 8381)。《启示录》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AC 2760)。以利亚就代表意义而言,表示圣言(AC2762, 5247)。由于教会的一切教义,以及对它的理解都来自圣言,故以利亚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马兵” (AC 2762)。所以,他乘火车火马被提升(AC 2762, 8029)。
6391.“他看安息为美好”表不思回报的善行充满幸福。这从“安居”和“美好”的含义清楚可知:“安居”是指属于天堂的事物,因而是指那些拥有仁之良善在里面,也就是行善不思回报的人,如下文所述;“美好”是指它们充满幸福。“安息”之所以表示不思回报的善行,是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安息”或“平安”表示主;就相对意义而言,表示天堂;因而表示来自主的良善(参看3780, 4681, 5662节)。由于“安息”或“平安”所表示的事物只在那些拥有仁之良善在里面,因而行善却不思回报的人中间,所以这些行为由“安息”或“平安”来表示;这层含义从内义上的整个思路可推知。
这个问题的真相是:只以回报为目的而行善的人绝无可能知道行善却不思回报具有如此大的幸福,以至于它就是天上的幸福本身。他们不知道的原因在于,在他们看来,幸福在于爱自己的快乐;一个人越是在这爱里面看见快乐,就越看不见天堂之爱里面的快乐,因为这二者是对立面。出于自我之爱的快乐会完全毁灭出于天堂之爱的快乐。它将这快乐毁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全然不知何为天上的快乐;即便被告知它的性质,也不相信,甚至会否认。
我蒙允许通过来世的恶灵知道这一点;他们活在世上时若不是为自己,就不向他人或自己的国家行善。这种人不相信不以回报为目的的行善有什么快乐可言;因为他们以为若没有回报的目的,一切快乐就不复存在。若进一步被告知,当这种快乐中止时,天上的快乐就开始了,他们听到这话就会目瞪口呆。当他们听说,天上的快乐通过人的至内层流入他里面,使他的内层充满无法形容的幸福时,更是目瞪口呆,声称他们无法理解。事实上,他们说,他们不想要这快乐,他们以为如果他们丧失了爱自己的快乐,其处境就会极其悲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被剥夺生命的一切喜乐;他们还把那些处于不同状态的人称为简单人。那些做事带有回报目的的人和这些人没什么两样;因为他们做善事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也就是说,他们在其中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邻舍,也不是自己的国家,亦不是天堂和主,除了那些有义务为他们服务的人之外。这些就是关于以萨迦的这节经文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事。
9938.“这圣物是以色列人在一切的圣礼物上所分别为圣的”表代表除罪的敬拜行为。这从“礼物”或“供物”的含义清楚可知。在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礼物”或“供物”主要是燔祭、祭物和素祭;它们是指敬拜行为的内层事物,因为这些内层事物就是这些敬拜行为所代表的。敬拜的内层事物就是爱与信的事物,因此是罪的赦免,也就是除罪,因为罪通过信和爱被主除去。事实上,爱与信的良善进入到何等程度,或也可说,天堂进入到何等程度,罪就在何等程度上被除去,也就是说,地狱在何等程度上被除去,包括在人里面的地狱,以及在人外面的地狱。由此明显可知他们所分别为圣,也就是献上的礼物表示什么。礼物被称为圣,并且给予或献上它们被称为将它们“分别为圣”,是因为它们代表圣物。事实上,献上它们是为了给百姓赎罪,因而为了给他们除罪,这一切通过从主所获得的对主之信和爱实现。
它们被称为献给耶和华的礼物和供物,尽管耶和华,就是主不接受任何礼物或供物,而是将它们白白地赐给每个人。即便如此,祂的意愿是,这些事物要来自人,如同来自他自己,只要他承认它们并非真的来自他自己,而是来自主。因为主赐下出于爱而对实行良善的情感,出于信而对讲述真理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本身是从主流入的,然而却看似天生就在此人里面,因而看似从此人流出。事实上,凡一个人出于属爱的情感所行的,都是出于他的生命而行的,因为爱就是那构成每个人生命的东西。由此明显可知,被称为一个人献给耶和华的礼物和供物的东西,本质上是主赐给一个人的礼物和供物;它们被称为“礼物和供物”是由于表象。凡心里有智慧的人都能认识到这种表象,但简单人则不然。然而,他们的礼物和供物仍是可悦纳的,只要它们是出于含有纯真在里面的无知而献上的。纯真就是对神之爱的良善,住在无知里面,尤其与心有智慧者同住。那些心里有智慧的人知道并发觉,他们自己里面没有丝毫源于他们自己的智慧;相反,一切智慧都归于主,或说来自主,也就是说,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都归于主,或说来自主;因此,即便与智慧人同在的纯真也住在无知之中。由此明显可知,承认,尤其察觉这一事实构成智慧的纯真。
犹太教会中所献上的礼物主要是燔祭,祭物和素祭,它们也被称为“赎罪祭”,因为它们是为了罪得赦免,也就是除罪而献上的。属犹太教会的人也以为他们的罪通过这些供物而得赦免;事实上完全被除去;因为经上说,他们献上这些东西后,“必蒙赦免”(参看利未记4:26, 31, 35; 5:6, 10, 13, 16, 18; 9:7, 15, 30)。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这些供物代表内层事物,因而代表诸如一个人出于从主所获得的爱和信所行的那类事;这些才是赎罪,也就是除罪的东西;它们被除去后,就看似完全被除去或逐出了,如本段和前一段所示。这个民族的敬拜是代表性的,因而是缺乏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之物;在那个时代,天堂正是通过这种敬拜而与人类联结的(参看9320e, 9380节所提到的地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